| 2008年第66卷第6期目录
本期目录 | | | 全球变暖的有序适应问题 | | 叶笃正,严中伟 | | 2008,66(6):855-856 [摘要](3960) [PDF(247.67 K)](3310) | [HTML] | | | | 地球系统模式发展展望 | | 王斌,周天军,俞永强,Bin Wang | | 2008,66(6):857-869 [摘要](4113) [PDF(1.61 M)](5991) | [HTML] | | | | 大气Rossby波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 谭本馗 | | 2008,66(6):870-879 [摘要](5317) [PDF(429.46 K)](4139) | [HTML] | | | | 21世纪平流层温度变化和臭氧恢复 | | 胡永云,夏炎,高梅,吕达仁 | | 2008,66(6):880-891 [摘要](4168) [PDF(2.07 M)](4105) | [HTML] | | | | 气候变化检测与诊断技术的若干新进展 | | 封国林,龚志强,支蓉 | | 2008,66(6):892-905 [摘要](4872) [PDF(1.85 M)](5437) | [HTML] | | | | 闪电活动的气候学特征研究进展 | | 张义军,马明,吕伟涛,陶善昌 | | 2008,66(6):906-915 [摘要](4756) [PDF(1.03 M)](4254) | [HTML] | | | |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趋势与同纬度带其他地区的差异以及臭氧的可能作用 | | 张人禾,周顺武 | | 2008,66(6):916-925 [摘要](4028) [PDF(1.73 M)](3861) | [HTML] | | | | 晚春初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撤过程的气候学特征 | | 李建平,朱建磊 | | 2008,66(6):926-939 [摘要](4188) [PDF(3.71 M)](2860) | [HTML] | | | | 中国东部—西太平洋副热带季风和降水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 | 赵平,周秀骥,陈隆勋,何金海 | | 2008,66(6):940-954 [摘要](4588) [PDF(2.50 M)](3280) | [HTML] | | | | REM模式伴随系统的建立及其四维变分资料同化初步试验 | | 王铁,穆穆 | | 2008,66(6):955-967 [摘要](3379) [PDF(2.48 M)](2755) | [HTML] | | | | 气候系统模式FGOALS-s1.1对热带降水年循环模态的模拟 | | 张丽霞,周天军,吴波,包庆 | | 2008,66(6):968-981 [摘要](3200) [PDF(4.95 M)](2826) | [HTML] | | | | 季尺度副热带高压中心内降水分析 | | 冯沙,傅云飞 | | 2008,66(6):982-992 [摘要](3674) [PDF(7.28 M)](2931) | [HTML] | | | | 基于IPCC AR4耦合模式的南极涛动和北极涛动的模拟及未来变化预估 | | 祝亚丽,王会军 | | 2008,66(6):993-1004 [摘要](4025) [PDF(7.06 M)](2450) | [HTML] | | | | 末次冰期冰盛期中国地区水循环因子变化的模拟研究 | | 刘煜,李维亮,何金海,陈隆勋 | | 2008,66(6):1005-1019 [摘要](4238) [PDF(11.33 M)](2796) | [HTML] | | | | 中高纬度Rossby波活动对华南前汛期EAP事件中期演变过程的影响 | | 施宁,布和朝鲁,纪立人,王盘兴 | | 2008,66(6):1020-1031 [摘要](4129) [PDF(5.16 M)](2739) | [HTML] | | | | 1993—2006年中国区域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 | 赵艳霞,侯青 | | 2008,66(6):1032-1042 [摘要](4385) [PDF(6.23 M)](6421) | [HTML] | | | | 2008年初中国南方持续性冰冻雨雪灾害形成的温度场结构分析 | | 曾明剑,陆维松,梁信忠,吴海英,濮梅娟,尹东屏 | | 2008,66(6):1043-1052 [摘要](4907) [PDF(3.83 M)](3270) | [HTM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