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66卷第5期目录
本期目录 | | | 认识和预报亚洲季风气候:前沿突破点和展望 | | 王斌 | | 2008,66(5):653-669 [摘要](3322) [PDF(3.78 M)](3005) | [HTML] | | | | 亚洲—太平洋季风区的遥相关研究 | | 丁一汇,刘芸芸 | | 2008,66(5):670-682 [摘要](4513) [PDF(6.84 M)](4278) | [HTML] | | | | 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若干问题的讨论 | | 何金海,赵平,祝从文,张人禾,汤绪,陈隆勋,周秀骥 | | 2008,66(5):683-696 [摘要](5012) [PDF(4.83 M)](3465) | [HTML] | | | | 中国东部夏季气候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年代际转型及其可能成因 | | 张人禾,武炳义,赵平,韩晋平 | | 2008,66(5):697-706 [摘要](6180) [PDF(1.91 M)](3707) | [HTML] | | | | 东亚高空温带急流区经向风的季节变化及其与亚洲季风的关系 | | 张耀存,王东阡,任雪娟 | | 2008,66(5):707-715 [摘要](3857) [PDF(2.64 M)](3438) | [HTML] | | | | 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大气环流和季风降水 | | 赵平,陈军明,肖栋,南素兰,邹燕,周波涛 | | 2008,66(5):716-729 [摘要](5079) [PDF(4.15 M)](3341) | [HTML] | | | | 基于星载测雨雷达探测的亚洲对流和层云降水季尺度特征分析 | | 傅云飞,张爱民,刘勇,郑媛媛,胡运芳,冯沙,曹爱琴 | | 2008,66(5):730-746 [摘要](4898) [PDF(5.26 M)](3064) | [HTML] | | | |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动力过程研究 | | 张立凤,张永垂,张铭 | | 2008,66(5):747-755 [摘要](4148) [PDF(2.01 M)](3089) | [HTML] | | | |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索马里急流变化的预估研究 | | 林美静,范可,王会军 | | 2008,66(5):756-764 [摘要](3524) [PDF(1.06 M)](3696) | [HTML] | | | | IPCC 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模拟性能评估 | | 孙颖,丁一汇 | | 2008,66(5):765-780 [摘要](4454) [PDF(9.76 M)](2964) | [HTML] | | | | 一个适用于描述中国大陆冬季气温变化的东亚冬季风指数 | | 朱艳峰 | | 2008,66(5):781-788 [摘要](5455) [PDF(4.65 M)](3381) | [HTML] | | | | 印度夏季风与中国华北降水的遥相关分析及数值模拟 | | 刘芸芸,丁一汇 | | 2008,66(5):789-799 [摘要](4180) [PDF(6.89 M)](3031) | [HTML] | | | | 江南春雨和南海副热带高压的时间演变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 | | 万日金,王同美,吴国雄 | | 2008,66(5):800-807 [摘要](4584) [PDF(1.26 M)](3242) | [HTML] | | | | 2008年初中国南方雪灾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 | | 王亚非,李琰,李萍云,刘英 | | 2008,66(5):826-835 [摘要](4265) [PDF(5.53 M)](3226) | [HTML] | | | |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持续性原因分析 | | 杨贵名,孔期,毛冬艳,张芳华,康志明,宗志平 | | 2008,66(5):836-849 [摘要](5125) [PDF(4.41 M)](3636) | [HTML] | | | | 2008年初冰雪灾害和华南准静止锋 | | 陶祖钰,郑永光,张小玲 | | 2008,66(5):850-854 [摘要](4724) [PDF(3.34 M)](3907) | [HTML] | | |
研究快讯
|